高晓松如丧(高晓松如丧青春)

jcqsn 百科常识 2023-04-10 858 0

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与远方.出自哪里

这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。

出自:高晓松 《如丧》

《如丧》:高晓松,你让人又爱又恨

看到书名《如丧》,冒出的第一个词就是如丧考妣。

但晓松同学说了,“ 到痛丧考妣时已是成熟坚硬做好准备的中年,而青春之丧,来于你无欲之韶华,逝于你无望之山风,昨日已糜,前路迢迢。 ”

故此明晓,听晓松的歌,再看晓松的电影,再读晓松的文字,为什么萦怀的基本上是一个主题: 关于青春的欢乐与哀愁。

喜欢晓松的校园民谣,《同桌的你》,《恋恋风尘》,《白衣飘飘的年代》。觉着他就是我校园的同学,写着我们的青春我们的爱恋。就开始想像着晓松必定生得如我少女时倾慕的青春美少年。到后来见到真人,有些失落,不过发现与老狼真是挺般配的一对呀!

再后来看到了筠子与晓松的感情纠葛,虽然莫衷一是,但还是对晓松的印象大打折扣。

“ 高晓松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男人 。”才子佳人相恋没错,分手也很正常,晓松帮筠子发展歌唱事业也没错。只是可惜了红颜薄命,如花姑娘22岁就上吊自杀。2000年的事,我依然记忆犹新。这又能怨谁呢? 天下男人多的是, 筠子你何苦要爱上一个心性不定的浪子?筠子,我只能再听听你演绎的《青春》再祭奠一下你幽怨而悲凉的青春。

不管情路如何坎坷,晓松的事业发展依然风生水起。看看晓松的战果,勿庸置疑,真是有才,拍广告、写民谣、拍电影,还先后担当搜狐网、新浪网、阿里的CXX,还有听过其脱口秀栏目《晓说》,逼人的才气!

回归读书,谈谈自己的心得。

尤其是自传体的文集,更体现这个特点。

这次是第一次看晓松的书。要换作以前,必定想不通,曾写那么忧伤抒情校园歌曲的人怎会写这些不太高雅的东东?只是现在年岁渐长,知道人性之复杂,也不再像以前那么活在单纯想像中,虽然仍时不时犯傻。

说到传记,以前都是伟人才有传记,喜欢看,并当成人生之偶像、奋斗之目标。但现在传记满天飞,稍微有点名气的都出来为自己写传记,为名为利,有人爱写,有人爱读,也无可厚非。只是如何写法的问题最为关键!大凡常人都要将自己光辉灿烂的一面给展示出来,那上不得台面的自然不会写。当然也有些人利用与某名人”不得不说的故事“来吸取眼球赚取财富,那毕竟是一小撮别有用心的阶级敌人,不提也罢。

而本书作为一本自传式的文集,让人惊奇的是,晓松的写法,不仅臭自己,而且将别人也一块儿臭。我不知道有没有人会与他打官司?但晓说在前面先申明写的是小说,谁叫你自己对号入座?难道不许我的小说中的人物叫老狼,叫罗京?

所以真真假假让我看不太明了。书中说,当年的乐队,没钱换不起乐器,就换女友,但老狼一直不换,老狼竟然一直和潘茜在一起,而且结了婚,但老狼生不出孩子,因此也颓了。于是忍不住也八卦一下,果真如此。老狼与潘茜在中学时便相恋,恋爱18年,于2004年终于喜结良缘。但又长跑9年,直到2013年,45岁的老狼终于喜得贵子。书中还有很多有名有姓的人如何喜好女色,算了,也没啥兴趣。只是若是真的,这晓松摘了人家这块遮羞布,损人又不利己,又是何意?

但有些绝对真实,如顾城杀妻后又自杀。晓松这样写的:“ 这帮诗人,谋财害命,欺师灭祖,鱼肉青春,全都不得好死。 ”看看,我就是心里有这样的想法,也是断然不敢写出来的。但看他如是说,心里却觉得甚为解恨。晓说又道“不过话虽这么说,顾城死那天我还是流了几滴灌肠泪,写了几首歌,其中一首叫《白衣飘飘的年代》。”看看,这骂人也骂得真值!

书中有篇“如果我是女的且长得好看,我这样成长。如果我是男的,我要这样长大的女人。”这般伤风败俗的美女指南,只怕会让天下母亲要视之为邪书禁书。若真有这种女子,晓松敢娶吗?又念及晓松已然离异两次,是否因为还未遇上这样的女子?

还有其文笔之精炼也着实让我佩服,短短一篇,几十人的故事都写完了。正如他自己说的,《追忆似乎年华》》居然厚达七本,要换他自己写,七张纸就写完了。我想,那《红楼梦》若是让晓松同学给改写一下,何须120回?12页纸几百人的故事也就写完了,那么啰嗦干嘛?

想想,或许因为晓松清华理工男出生?其文笔之独特,仔细看来,有点油腔,有点痞气,又透着冷幽默,让人顿然思考。虽然学不来,但读着还是很爽快的。

如林语堂所言:自传,只要作者恪守诚实,当能令他人觉得有趣,而不致于感到作者的生命比其他人较为重要了。

想到晓松不仅不往自己身上贴金,还往自己身上拉屎,只要是基于诚实,就已然不错。不像世面上有些人物传记,总想表现一种优越感,真的是让人生厌。

听晓松的音乐作品,再看晓松的文章,其人有才有情怀,但也有着痞性浪气。歌曲有“白衣飘飘的年代”这样的浪漫诗情,但也有“杀了她喂猪”这样一看标题就心生恐惧的。所有这一切似乎都是在揭示其复杂矛盾的双重性格。

看晓松的父亲是如何规劝一心想写诗的晓松,甚是有趣。

苏东坡是有正当职业的—政治家;

白居易,江州司马青衫湿;

马克思没恩格斯养着也写不出《资本论》。

父母用心培养其琴棋书画是想让其做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科学家。可是采取饿其体肤也未能阻止晓松的选择。

晓松作为文艺青年浪迹厦门很是触动。也许曾经都有过这种青春梦想,想作一回“流浪歌手的情人“,但未曾付诸过实践,胆子太小了。

读了此书,才明目,原来这句曾激荡我心的话语却是来自其妈妈。“ 这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与远方----其实诗就在你心灵最深处 。”妈妈读书画画、考察古建,才气与美貌均颇有林徽因之风。有这般才华与情怀的妈妈,那儿子立志靠写诗混上饭吃,原来是DNA起的作用。

还好,人家混出来了!

如果你的孩子爱好是法律、财经、医生或计算机等,父母就偷着乐吧,至少衣食无忧养活自己没啥问题,甚至还可能会小富小贵。但如你的孩子偏偏喜欢文学、音乐等,这作父母的大体都会比较着急,这在中国尤其如此。在《中国好声音》中屡屡听到一些选手称自己多么爱唱歌,但父母如何反对,就一心想在这个舞台上来证明自己。当然现在不少歌星、演星、作家都可称之为富豪,但毕竟是凤毛麟角。

只是这时代变了,现在的孩子可以充分发现并拓展自己的爱好。人生短暂,能做自己喜欢的事,终究是幸福的!

当然不是人人都想去坐牢,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坐牢,但若真是进了局子,你又当如何面对?这必定会是人生一段独特的经历。而且历史上确实有很多人都因在监狱中获得生命的升华,比如曼德拉。但你我肯定成不了曼德拉,所以还是做一个遵纪守法的良民吧。

晓松酒驾后写的这段心路历程,可以铭记在心。万一那天不小心给人整进去了呢?

再回头看看《自序》最后一段“ 所有的人都老了,再没有人死于心碎。我数着日子和钱,等着永逝降临。 ”

沉思良久,仍悟不透,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?又在期许什么?

就用sailing的歌词结尾:

to be with you, to be free.

这或许是你我共同的梦想吧!

而晓松的校园民谣,永远属于我们那个年代,你我珍藏于心的青春之歌!

高晓松语录 经典语录

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,生活还有诗和远方。

——高晓松

歌词·乐观·励志·忧伤

一百个“我爱你”难换一句“我爱过你”,前者让人笑,但不一定真;后者让人哭,但是真情。

——高晓松

在美国偶尔也碰见操蛋中国人装香蕉逼,假装ABC不会说中文,这点上我继承了痛恨装逼必须雷劈的传统,令其露出左上臂,一颗牛痘表示此货来自大陆。

——高晓松

生活不光只有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。

——高晓松

你杀气太重,难成盖世英雄。

——高晓松

美国的整套制度,不是大家洗脑统一思想,认为民主好、自由好、平等好,而是大家来博弈,其实民主、自由和平等这三样东西是矛盾的,平等就会限制自由,民主肯定是会破坏平等。

——高晓松

总要有些随风,有些入梦,有些长留在心中,于是又是疯狂,有时迷惘,有时唱。

——高晓松

爱情·歌词·心灵

这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与远方——其实诗就是你心灵的最远处。

——高晓松

很多人分不清理想和欲望,理想就是当你想它时,你是快乐的;欲望就是当你想它时,你是痛苦的。

——高晓松

人生·励志·心灵·心情

关于爱与等待,誓言和时光,如今生活水落石出,真好。

——高晓松

岁月长,衣衫薄,各位,来日方长。

——高晓松

以一天盛开的疯狂,用一生埋葬。

——高晓松

相信爱的年纪,没能唱给你的歌曲,让我一生中常常追忆。

——高晓松

歌词

一曲未终已被弃于四季,一梦未醒已委身尘土,毫无防备。

——高晓松

最熟悉你我的街,已是人去夕阳的斜。

——高晓松

你举着一支花等着有人带你去流浪。

——高晓松

歌词

我发现人不能多年在同一座城市待着,疑似认识的人太多,聊天的时候会发现周围熟人千丝万缕导致不敢放开吹牛逼的痛苦。

——高晓松

如丧,我们终于老的可以谈谈未来了。

——高晓松

在我的兴趣爱好里,想干什么就干什么。

——高晓松

青春之丧,来于你无欲之韶华,逝于你无望之山岗,昨日已靡,前路迢迢,一曲未终已被弃于四季,一梦未醒已委身于尘土,毫不防备。

——高晓松

如丧—读高晓松《如丧》

有人说三日不读书,则会语言乏味,面目可憎,这种说法也许略显夸张。但于我而言,三日不读书,心内则会惴惴不安,再多几日,简直是有罪恶感了。于是闲暇之余,常常翻翻书,读点小说、诗歌、散文、随笔等等,以期面容不至于如此这般狰狞。

书也是分好多种类的,有些书可以一口气看完,几个小时,一天或者两天,一直不停歇,恨不得废寝忘食,直至看完,才松了一口气。记得年少时,常常看书至深夜,外婆一觉醒来,见灯还亮着,常常半是责怪半是疼惜地说:囡囡,怎么还在看呢?太晚了,明天看吧,快睡觉!有时候实在是困了,也就倒头便睡。有时候书中内容实在精彩,也就依然故我,直至看完,才肯歇息。

但有些书却是无法一下子看完的,只能时不时地翻翻。最后有些翻完了,有些则没有。如刚刚翻完的这本便是,高晓松的《如丧—我们终于老得可以谈谈未来》。书原是朋友所购,他说不喜欢看,于是我就“拿”来了。常常翻翻,也将它看完了,却觉得实在没有多少感触,也就胡乱写几句,以作记录。

如丧,这个书名倒是有些让人喜欢。其实一切都会丧,虽然现在没有丧,但是迟早会丧。这本书还有个副标题是“我们终于老得可以谈谈未来”。之所以这么说,是因为我们在年轻时谈的未来不是真的未来,是梦想或者是欲望。只有老到现在,被生活打得节节败退后,沉静下来,你才能观照内心,才能清楚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。作者文字幽默诙谐,嬉笑怒骂,读来很是轻松。但也有人说他太贫。见仁见智,无可厚非。

内容大致分为四块:小说。电影故事。爱音乐的孩子都是好孩子。岁月一首逐梦令。基本概括了作者的大半辈子,从学生时代,后来做音乐、成名,拍电影,做些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做的事,直至后来因酒驾肇事在狱中蹲了半年。在狱中看了大量的书,念及前世今生,思绪万千。又翻译了马尔克斯的《昔年种柳》,直至出狱。

晓松说“当年当日,有柔软的心和狰狞的表情,现下,表里正好换了个。还好有这些文字,记录下心如何变得狰狞,表情如何愈发平静,人如何变老,变成年轻的自己看见就想死的那副模样。”

逝者如斯夫

我们商定不触痛往事

只作寒暄 只赏芳草

因此其余都是遗迹

时光不再变作花粉

高晓松的语录

1、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!

2、我们终于老得可以谈谈未来。

3、那时人们与千百年来一样地写信,所以人们的关系也像千百年来靠笔迹与墨香以及相遇时的眼神、送别时的背影联结——简单而悠长。《如丧青春》

4、生活将你的梦想像洗脚水一样端到你眼前,是对你的犒赏还是悉落?《如丧青春》

5、人们说世界变快了,可我数了数,也还是365天围着太阳逛一圈,还行。《写给1988年暑假的高晓松》

6、清华大学最壮观的风景是早上起来8000辆自行车由南向北而去,你都不用看,闭眼一坐,肯定坐一自行车后座上。——我的大学访谈

7、我现在胖了,其实我高兴,从前上公共汽车都不敢抓上面的杠子,人人胳膊都比我粗只好站着干晃,现在胳膊粗了,也没机会上公共汽车了,挺没劲的。——《写在墙上的脸》得意洋洋

8、山风吹过,恍如隔世。我喜欢这些单纯明媚,嫉恶如仇的人们。

9、她坐在我对面,低头说珍重再见。

10、创作是什么,是因为我想要生活在一个美好作品的世界了,但是没有没有那么多的美好,所以只好自己写了。

评论